2015年7月18日至19日,“中欧关系四十年: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研讨会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的欧盟研究中心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上海、四川、山西等地的22位国内学者,来自波兰、丹麦、奥地利、英国、比利时、荷兰、澳大利亚等国的知名高校与智库的10位国外学者,和欧盟驻华大使史伟(Hans-Dietmar Schweisgut)。各位专家学者就中欧关系的历史进程与当前态势展开了系统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忻华副教授代表上外欧盟研究中心参加了会议并做了主题发言。
欧盟驻华大使史伟首先发表致辞。他表达了欧盟方面对此次会议的支持与祝贺,回顾了中欧关系过去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并简要评述了双方在经贸、安全、地区一体化、地区间合作及全球治理等领域的合作与交往,同时也指出,在当前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调整和局部地区出现紧张对抗的新形势下,可能会出现一些深刻影响中欧关系的新问题。
会议分为五场专题研讨。18日举行了前三场研讨,分别是“和平与安全领域的中欧伙伴关系”,“经济增长与发展领域的中欧伙伴关系”,“改革与治理领域的中欧伙伴关系”。在第一场,国内三位欧洲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冯仲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宋新宁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的江时学教授对中欧伙伴关系的历史演进与互动机制进行了探讨。来自比利时皇家国际关系研究所的Sven Biscop教授则着重分析了中欧在应对地区紧张形势方面的合作前景,复旦大学的陈志敏教授作了点评。在第二场,来自华沙经济学院的Guenter Heiduk教授和来自南丹麦大学的FinnLaursen教授分析了中国对欧投资的合适领域与未来前景,复旦大学的丁纯教授分析了中国对欧贸易与投资的特征与趋势,忻华副教授论述了欧盟层面的智库与利益集团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认知与回应。在第三场,四川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的严天钦副教授、哥本哈根商学院的Soeren Villadsen教授和来自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Ramon Pacheco Pardo教授分别作了发言。
19日举行了后两场研讨,分别是“文明与文化视角的中欧伙伴关系”和“中欧四十年:新型伙伴关系”。在后两场,四川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石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房乐宪和王义桅两位教授、比利时欧洲学院的中国女学者门镜教授、奥地利萨尔斯堡大学的Reinhard Heinisch教授作了发言。
此次会议是国内欧洲研究领域的一次重要会议,在国内智库和高校里从事欧洲问题研究的最主要的机构都派出了学者参加,会议气氛热烈,发言精彩,探讨深入。本次会议的举行,有助于推动国内学术界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欧洲研究,也有助于国内学者及时了解欧洲学术界关于中欧关系研究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