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欧洲正面临难民危机,引起广泛关注。为此,我校从事相关国家研究的青年学者于3月16日进行研讨,从国别区域、不同学科角度分析此次难民危机的原因、各国对策及走向。研讨会邀请了德国波恩大学欧洲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昆哈特(Ludger Kühnhardt)教授和同济大学德国研究所所长郑春荣教授出席,由校欧盟研究中心王志强教授主持。
会议第一部分,昆哈特教授首先发表看法,概括了当前欧洲难民的总体形势。他认为:参与全球化进程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并未完成社会转型,出现了政局动荡乃至内战,这些国家的中产阶级产生了日益强烈的移民倾向;欧盟方面曾经自信满满,但对目前的混乱与动荡超出意料,继而激发了欧洲的民粹主义浪潮,要在欧盟形成统一的应对方案较为困难;中国、美国和欧盟等世界上的力量中心应该共同合作,以应对难民问题对全球带来的影响。
校党委书记姜锋与会,他认为:此次难民危机表明,欧盟对外决策的运作机制出现失灵:一是价值导向,向外推广制度,不仅没能促进中东北非制度如欧盟预想的那样转变,反而导致原有架构瓦解,政局混乱;二是大批难民到来,欧盟未能预见也未能有效应急,表明其对外政策的预警机制失灵;三是欧洲学者和政界应反思其对外政策,对国际秩序应“再思考”(rethinking)。然而,在处理难民危机问题上,默克尔的勇气和道德担当应该受到称赞,国际关系不应只是利益至上,列强争利的游戏,应给道义留有空间。
昆哈特赞同姜锋观点,并建议,应推动青年学者对“国际秩序再思考”,开展深入讨论交流,建立相应机制。
研讨会第二部分,各位专家学者分别发言,阐述了研究对象所在国或所在区域有关难民问题的最新形势,分析了目前的变局对欧洲区域的国际关系乃至世界格局的影响,并联系中国实际分析讨论了中国应对此问题的应有态度和主张。同济大学的郑春荣分析了当前德国的地方选举与政党变局。中东研究所孙德刚谈到:欧洲难民问题的源头是中东,中东国家只有建立强势政府才能实现地区稳定。法语系王文新谈到:欧洲政治精英近十年来受美国的影响越来越深,法国的萨科齐政府甚至在利比亚乱局中为美国人充当急先锋,而美国并不真正顾及欧洲的利益,才导致现在的恶果。英国研究中心高健、陈琦谈到:英国在地理上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距离地中海地区相对较远,同时又借“脱欧”诉求从欧盟获取了灵活处置难民问题的机动权力,因而英国面对目前的危机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希腊语专业胡晶晶谈到:希腊目前正遭受难民和债务的双重危机,民众对待难民总体上较为宽容和友好,但希腊人力财力有限,无法单独应对难民问题。西班牙语专业杨明谈到,自2005年以来,西班牙对中东移民逐渐表现出排斥和反感的态度。德语系陈壮鹰继而提出,难民问题既非欧洲问题,亦非中东问题,而是美国问题和美元问题,美国既要控制又要削弱欧洲和德国,才导致了目前的危机。俄罗斯研究中心杨波从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个国家各自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三国决策层、媒体和学术界对欧洲难民问题的态度与观点。意大利语专业王建全、土耳其语专业韩智敏、语言研究院沈骑也分别对难民问题的最新动态表达了观点。欧盟研究中心的戴启秀、忻华总结分析了当前欧盟应对难民危机的最新政策架构。最后,昆哈特和姜锋对大家的发言作了点评。解放日报、光明日报和澎湃新闻网的记者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大家普遍认为,从多国、多语、多学科角度研讨欧洲难民问题是议题导向、深入开展跨学科学术研究的有益尝试。研讨会在松江小别墅学术中心举行,校后勤中心为研讨会提供了协助,获得与会专家学者好评。
(党委办公室、欧盟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