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设置
时政要闻
国际交流
学术交流
学术研究
 
最新时评——张翼:“德国的难民政策与默克尔面临的挑战”
发布时间: 2016-08-31
 

原文载于《上海观察》

链接:http://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28457&time=1471941120217&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8月19日,经过四个小时磋商,德国总理默克尔所属联盟党团各州内政部长联席会议通过了《柏林宣言》。《宣言》中除规定加强联邦部队和警察在国内公共安全问题上的合作外,还禁止在部分公共场合穿戴全包式的伊斯兰罩袍和头巾、禁止伊斯兰教的强迫婚姻等等,且不排除日后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虽然代表德国政府的联邦内政部长德迈齐埃强调这只是帮助穆斯林更好地融入德国社会,不涉及难民政策,但宣言中对“拒绝融入者可驱逐出境”等相关规定似乎更加针对新移民。此外,双重国籍虽然未被取消,但也被置于考察阶段,为期三年。考虑到会前默克尔对联邦内政部长表示绝对支持,《柏林宣言》的内容可视为默克尔授意。


然而,默克尔默许的政策转变似乎并不能让执政联盟中的姐妹党团基社盟满意。巴伐利亚内政部长约阿希姆·赫尔曼(Joachim Herrmann)坚持废除双重国籍:“随意向身在德国心在外的人发放德国护照毫无意义。”而《柏林宣言》能否挽回默克尔在民众中的支持率也有待检验。


一年前,德国社民党人托尔斯滕·阿尔毕希(Thorsten Albig)曾对德国媒体说:“要想在(2017年)大选中打败现在的女总理是件很难的事。”而这个七月过后,默克尔的连任之路似乎不再一帆风顺。


刚刚过去的七月对德国人来说堪称黑色,一周之内接连发生三起刀砍、枪击、爆炸袭击无辜者事件,造成重大伤亡。德国社会震惊之余,更将矛头再次指向默克尔的难民政策。而默克尔的应对,尤其是慕尼黑枪袭后的表现让民怨更加沸腾。


7月25日的慕尼黑枪袭案震惊世界,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在第一时间表示愿为德国盟友提供支持和帮助。而在惨案发生后的整整12个小时里,默克尔不仅未现身安定民心,更对该案件不置只言片语。虽然有媒体认为这符合其一贯作风,即不在有定论前公开发表言论,但长达半天的神隐依然非常“反常”。普通民众更加难以接受政治领袖的“沉静”应对,有网友在慕尼黑事件报道新闻区留言“我一直期待着我们的总理现身,让我觉得她在关心此事。”也有人问:“为什么法国领导人发言了,我们的领导人还不说话?”


虽然默克尔在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对这三起袭击做出谴责,并宣布旨在打击恐怖主义、加强德国安全的“九点计划”,强调“我们做得到”,但她表示不会更改现行难民政策,拒绝为接受难民数量设置上限。很显然,媒体和民众对此并不买账。德国媒体普遍认为要加强德国安全,收紧难民政策为第一要务。《法兰克福汇报》毫不留情地批判默克尔固执己见,只会喊空洞的口号,把新闻发布会变成个人秀场。《时代》报也直言她加强德国安全的“九点计划”是新瓶装旧酒,乏善可陈。部分网友的评论更为犀利:“我们的总理中断休息,就为向媒体重复陈词滥调,真是英雄壮举。”


新闻发布会后,来自政坛的批评也不绝于耳。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AfD)自不必言,副主席亚历山大·高兰德(Alexander Gauland)声称“九点计划”历史性地证明了总理的无能;而保守党内意见分歧也更为明显。早先,基社盟主席霍斯特·泽霍费尔(Horst Seehofer)就因难民政策分歧表示可能会自立门户,不再与基民盟在大选中携手共进,慕尼黑事件后他严厉抨击默克尔的难民政策,并重新强调这一立场;而巴伐利亚财政部长、基社盟人马尔库斯·索德尔(Markus Söder)也于新闻发布会后再次公开指责默克尔政治幼稚,并强烈要求收紧难民政策。


虽然此前《明星》周刊报道超过三分之二的德国人认为这一系列暴力袭击不能直接归咎于难民政策,但这未必能够真实反映民意。一方面,难民问题占据道德制高点,另一方面德国背负二战历史污点,难以公开表达对难民问题的不满。德国电视一台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76%的德国人担心德国会发生后续的恐怖袭击,将近70%的德国人对难民政策不满。正如前基社盟主席埃德蒙德·斯托伊贝(Edmund Stoiber)所说,德国民众觉得默克尔“不太顾及德国民众的感受、担忧和恐惧”。各大新闻网站相关报道评论区也有大量对默克尔难民政策的批评与不满。


德国民众的态度也反映在对政客本人的支持率上。一年前,默克尔的支持率高达75%,今年七月初的支持率也接近60%,当时放眼德国政坛,的确没有人能够战胜她取得德国总理的宝座。但在三起暴袭案后,默克尔的支持率狂跌12%,仅剩47%,几乎跌至这一任期的最低点——科隆元旦难民集体性侵案后的44%。有意思的是,同时期霍斯特·泽霍费尔的支持率上升11%,大有超越默克尔之势。这对寻求连任的默克尔而言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纵观过去的十余年,默克尔能够顺利三连任除了不错的政绩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没有强劲的竞争对手。德国政坛并非没有别的善材良将,只不过都被默克尔以各种方式“消灭”了。因此,长期以来德国选民面对的是一个别无选择的局面:默克尔不是最好的总理候选人,但目前没有比她更好的候选人,只能把票投给她。


目前看来,德国民众更倾向于一个在难民问题上持强硬立场的总理候选人,基社盟主席霍斯特·泽霍费尔的主张显然更符合大众的诉求,也让民众看到了默克尔之外的另一种可能。虽然基民盟/基社盟的支持率与前期持平(34%),依然领先,老对手社民党支持率相对疲软(22%),且依然没有像样的候选人与默克尔抗衡,而其他政党尚不足以主持政局,但若保守党内部进一步分化乃至分裂,默克尔的优势便不复存在。因此,如何弥合基民盟和基社盟在难民政策上的分歧,成了默克尔乃至保守党要赢得大选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这一次,默克尔连任的最大挑战不是来自外部,而是在保守党内部。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